首页

SM原味论坛

时间:2025-05-28 20:14:13 作者:聚焦绿色发展合作前景 “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举行 浏览量:21941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25日至26日,“绿色金砖金色未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外嘉宾学者共同探讨全球绿色发展路径与合作前景,来自包括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智库专家学者、政商界人士等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秘书长金鑫表示,作为金砖合作机制和“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自身行动推动金砖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智库交流合作对助力建设“绿色金砖”作用重大,要强化绿色共识,发出金砖声音,推动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凝聚合力;要加强政策研究,提出金砖方案,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深化务实合作,实现绿色转型,为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模式创造机遇、提供助力。

5月25日至26日,“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启动“全球南方”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与绿色合作工作站,致力于将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打造成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为科研联合攻关、深化全面合作提供有力抓手,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人大方案和智慧。作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共同理事长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搭建集聚“政、产、学、研、用”的新型高端智库,凝聚绿色发展理念共识、拓宽绿色合作平台、服务绿色转型发展。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伟表示,金融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浦发银行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加强自身绿色运营、积极支持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现“绿色金砖,金色未来”贡献更多力量。

  主旨发言环节,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塞尔吉奥·奎罗斯、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帕·凯乌昆、尼日利亚国家政策与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穆里塔拉·奥克提先后围绕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会上,“全球南方”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绿色合作工作站正式启动。“全球南方”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牵头,将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指引下,联合金砖国家成员国和伙伴国智库力量,就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提出建议,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支持。

  本次研讨会由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承办,设置“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合作”专题会议以及“绿色科技与产品标准”智库与企业对话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方国家与市场合作”南北智库对话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新疆兵团城市常态

近日,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克特草原迎来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雪。通过无人机视角俯瞰海拔超过4300米的克特草原,雪景如画。飘飞的白云、巍峨的山峰,白色的积雪,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自然生态画卷。

云冈石窟“音乐窟”因数字化采集封闭一个月

株洲11月15日电 (记者 鲁毅)2024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15日在湖南株洲举行,一批行业大咖、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工业软件前沿热点,携手构建工业软件发展新格局。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中俄元首再次会晤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盖有军报道)7月16日零时,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四号机组进入考核试运行。预计将在完成15天考核试运行后,7月底正式投产运行。四号机组正式投产运行后,标志着阜康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足球交流赛在穗开幕

做加法,完善占补平衡新机制。推动落实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方案》,建立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规模与现状稳定耕地总量挂钩约束机制,把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纳入统一管理。持续拓宽补充耕地渠道,建立补充耕地指标省级管理平台,统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新一轮耕地开发基金项目,确保山西省耕地总量不减少。

四川凉山葡萄首次搭乘中老班列出口泰国

2005年,习近平再次调研景宁。其后,他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勉励景宁“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相关资讯
联播+|从“高维”角度看习主席欧洲之行

坚持全面创新,雄安新区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显现。一是新区建设从规划先行到日新月异。雄安新区成立之初,坚持站位世界前沿高标准编制完成“1+4+26”规划体系,突出“高端、创新、细致、严谨”导向和“绿色、智慧、韧性”三重底色,勾画了“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随后,按照规划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环城市外围道路、内部骨干路网体系、生态廊道建设、雄安水系“四大体系”基本形成。首批央企总部以及高校、医院、研发机构等重点承接疏解项目陆续落地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投入运营。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区累计投资超过7100亿元。二是集聚高端高新产业成效显著。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园区即将交付,中关村科技园实质运营,空天飞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雄安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有序运转。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2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4家。三是聚焦创造“雄安质量”,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1+N”政策体系,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在土地、住房、投融资、财税、金融、人才、户籍、医疗、社保等方面,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雄才16条”发布后反响热烈,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创新成果。

热门资讯